按《战国策》:「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。二人相害也,严遂举韩傀之过,韩傀叱之于朝,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。」
历史上关于严遂的记载数据很少,只知道严遂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,字仲子,在韩国朝中为相。史书上的记载都是严遂义买聂政刺韩傀的典故,对严遂无专门的传记,现代无法作详细考证。
聂政刺韩侯的典故出自《史记》、《战国策》。
严遂是韩国的大臣,在朝中与韩傀不合,一次在朝议上直指韩傀过失,韩傀辱言大骂,严遂气而拨剑欲刺,韩傀被救开后严遂怕韩傀私下报复,于是流亡各国寻找勇士来为他除掉韩傀。在齐国时听说有个勇士名叫聂政,杀了人后隐名埋姓为屠户。严遂几次登门拜访,都被聂政拒之门外。严遂打听到聂政十分孝顺母亲,便准备了百溢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,聂政婉言拒收。
后来聂政母亲故世后,聂政深然感叹:“我聂政不过是一市井屠夫,而严仲子却是一国之卿,却不远千里前来交我这个朋友,我没什么好对他进行报答,严仲子又以百溢黄金为我母亲祝寿,我虽然拒接,但是也足以证明严仲子对我很深了解,现在我母亲过世,我可以用生命来报答他这份恩情。”于是独自一人仗剑悄悄来到朝国都城,当时韩国正举行“东孟之会”,韩王与韩傀都在大堂之上,周围卫兵众多。聂政长驱直入,上阶刺韩傀。韩傀抱住韩王想躲避。聂政挥剑猛刺,将韩傀和韩王一起刺死。左右卫兵一拥而上。聂政大吼,连杀数十人。为了不连累亲人,聂政当场割花脸皮,挖去眼睛,毁容后剖腹自杀。韩国人将聂政的尸体放在市集在悬赏认人,聂政姐姐前来认尸并说出事情真相后自刎身亡。
严遂、严仲子这个两个名字,现在都是这么称呼的。但是关于这个人物是否为严姓,那还需要权考,因为《史记》卷八十六记载为『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。』,司马贞索引说『严遂,字仲子。』,而《史记》卷四十五记载『六年,韩严弑其君哀侯。』,司马贞索引又说『年表懿侯作“庄侯”。又纪年云“晋桓公邑哀侯于郑,韩山坚贼其君哀侯而立韩若山”。若山即懿侯也,则韩严为韩山坚也。而战国策又有韩仲子,名遂,又恐是韩严也。』据上面的数据所载,仲子有可能是韩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