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澄是明大学士文靖公严讷次子。年少即有清高的气节,以父荫官至邵武知府,担任中书舍人,也就是书省缮写文书之人,为官清廉,晚年辞官归故里。
严澄从陈星源学琴,以后集合当时的善琴者组成琴川琴社,又发展为很有影响的“虞山派”。严澄以自己的演奏风格为基础,又结合京师琴家沈太韶的“博雅”,形成“清、微、淡、远”的琴风,颇为琴坛所推重。他还主持编选了《松弦馆琴谱》,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,是虞山派最有代表性的琴谱。书中所收二十八曲,大都是严氏平日习弹之曲,至今流行的《良宵引》一曲,即首次见于此书,书中还收有沈太韶创作的《溪山秋月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