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......

严延中

  • 字号 字古卿,号秋槎,一号岩泉山人,别署秋槎居士、红豆道人。
  • 年纪 生于1795年,同治三年(1864)卒于莱阳
  • 籍贯 宜良匡远镇觐光街人
  • 主事 庠生、山东莱阳县丞、诸城、福山、蓬莱知县、两淮盐运司、雉山书院主讲、姜山、文登、莱阳县丞。

生平

严廷中少年随父游宦在外,性好吟咏,十三岁诗词便在京华传诵。二十岁,处女作诗集《拈花一笑录》刊刻问世。嘉庆二十三年(1818),父亲死于湖北任上,家道中落,生计萧索,囊空如洗,不得不放弃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正道。道光元年(1821)援例任山东莱阳县丞,后迁诸城、福山、蓬莱知县,继调两淮盐运司,所过名山大川,皆有吟咏。严廷中性格落拓不羁,长期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压抑,不甘“沉郁下僚”和将“大好时光,消磨于簿书尘土”,道光十五年以病为由辞官归里。中途乏资,全家流滞扬州、南京一年。

客居扬州期间,严廷中以《春草诗四律》风靡文苑,大江南北属和者千百人。道光十七年,定居故里,主讲雉山书院。道光二十六年,再次出任姜山、文登、莱阳县丞。在任期间,为官清廉,心系民瘼,政声卓著。他在《济南述事》一诗中写道:“姓名随列达公卿,深愧清廉两字评。”“清廉”二字并非自誉,而是莱阳百姓对他的评价。文登县的百姓称他“折狱公平”。莱阳任上,县里大荒,严廷中把多年积蓄的一千五百两银子赈济灾民,为此几乎断炊,只好把御寒的皮袄典当,并作诗“薄俸偏逢酒价增,敝裘才典晓寒轻。”聊以自嘲。同治三年(1864)卒于莱阳,滇途千里,柩不能归,葬于莱阳黄家庄。

严廷中才华雅瞻,诗词尤冠一时,善制曲,有杂剧《武则天风流案卷》(一名《判艳》)、《沈媚娘秋窗情话》(一名《谱秋》)、《洛阳殿无双艳福》(一名《洛阳殿》),合称《秋声谱》。民国年间郑振铎将《秋声谱》收入《清人杂剧初集》。现代戏剧史专家吴晓铃亦评价:“清代的云南曲家,大约只有一个严廷中”(载1941年《星岛日报》俗文学栏第十五期)。严廷中一生壮志难酬,移情诗词,曾与友人单伯平论曲述怀:“呵砚水以传愁,拂笺波而写怨。有用年华,消耗于此,只觉伤心人古无与话此怀抱者。”

著作

  1. 《红蕉吟馆诗余》
  2. 《岩泉山人四选诗》
  3. 《红豆厢剩曲》
  4. 《弦索渔鼓词》
  5. 《怀人小草》
  6. 《麝尘词》
  7. 《两间草堂古文》
  8. 《药栏诗话》
  9. 《拈花一笑录》
  10. 《春草诗四律》
  11. 《济南述事》
  12. 《清人杂剧初集》
Preview Get Hel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