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......
福州市仓山区阳岐村严氏

开源基祖

福州阳岐严培庸说:“我们阳岐的严家,是在唐朝天佑年间,那个时候,跟闽王福州的皇帝闽王王审知,他从河南光州固始县来的。所以福州有十多个姓,都是闽王王审知带来的。那我的祖先、始祖严怀英,怀是胸怀的怀,英是英雄的英,严怀英是我的始祖,他就是跟着闽王王审知来这里的。他人很正直,很勇敢,会打仗、有功,后来官拜朝议大夫。”

严姓的发源地,主要在湖北的江陵和甘肃的天水。自从唐朝天佑年间,“严”姓人家就开始在福州居住下来。

福州阳岐严培庸女士说:“有一天我的祖先就跟隔壁乡的一个姓赵的,叫赵颜杰,他俩个是好朋友,到这里周围来看,看了以后,我的祖先怀英公就看到阳岐,阳岐以前很小,没有这么大,只有一百多户人家,他看了以后,他就说,这个地方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地方,他形容山多灵石,很灵活的石头,水无浊流,没有脏的水,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地方,而且今后的子孙是会出人才的。” 历史上严姓有许多名人。严光,字子陵,汉谏议大夫,东汉余姚人,严光本姓“庄”,后改姓“严”,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同学。严子陵一生清廉好学,博学多才。他先拒绝王莽新朝,后又不肯接受朋友刘秀所请,洁身自好。被后人所推崇。宋朝范仲淹曾对他有“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”的赞誉。

现在浙江富阳。桐庐两县内。 仍保留了许多当年严子陵的踪迹。有“严子陵钓鱼台”等。当年,郁达夫游富春江时有诗曰:“家在严陵滩上住,秦时风物晋山川,碧桃三月花如锦,来往春江有钓船”。

严怀英这一支系的“严”姓人家在阳岐一住就是上千年,现在这里的住户只有一小部分是严姓人家了。小村依然保持着百年前的风貌。

山灵水秀的阳岐,到了近代,果然出了一位名人,他就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、教育家严复。

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戴学稷说:甲午战争失败以后,对他刺激非常大,所以他当时就高声疾呼,就是要救亡图存,要改革,否则的话,中国就要亡国。他译着了《天演论》,来唤醒全国民众,特别对知识分子来说,当时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台湾的严姓,来自大陆的福建和广东。在清代康熙年间,早有严姓人士迁台。至雍正年间和乾隆年间,又有严姓人氏入居台北、苗栗、南投等地定居。

福建日报主任记者祝文善说:那次,采访辜振甫先生的时候,辜振甫的太太,严倬云女士还深情的问起他家乡的情况,特别是他的祖父严复的家乡、故居的修复情况,还有一些她亲戚的情况,她说了一些名字,说这些老先生还有没有都在,而且还希望说两岸能够经常联系。

Preview Get Help